6月份全月钢材价格走势整体呈现震荡盘底过程,线螺、冷热轧、镀锌、彩涂、中板等钢品种均价跌幅在70元左右;同时钢坯、铁矿石均价较前期低点同步反弹90元/吨、70元/吨;原材料成本支撑明显。在钢价降幅趋缓的同时,钢材库存也结束了长达18周的“马拉松式”去库存化长跑,首次出现反弹趋势,说明终端需求对钢价止跌并不满意,倒是原材料在钢厂的一定补库存需求下价量齐涨,但能否持续,还得看后市发展。
市场供求矛盾依然突出 钢价难有显著拉动力
钢厂虽然在6月份小幅下降了粗钢产能,使得中钢协统计的日均粗钢产量重新降至200万吨以下;但需要清楚的是,产量小幅下降的功臣是中小私营钢厂,大中型国有钢企并无明显的减产意愿。所以从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来考虑国有钢企是否在7月份大规模减产显然是已调配死胡同,希望不大,而小钢厂占整体产能有限,作用不大,再加上7~8月份惯例性的全国缺电在今年不会发生,也就是说钢厂不会出现因缺电而限产的现象。对此,我们认为未来的一短时间内,国内钢铁产量当继续维持高位窄幅震荡。
与此同时;下游终端的用钢需求可能进一步的降低;板材方面,6月份制造业PMI继续回落,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等关键性数据依然呈现降低状态,说明家电汽车、机械制造等用钢产业未来生产积极性可能进一步降低。而在长材方面,随着全国天气进入酷热期,室外有限的工程开工率进一步下降,对用钢需求产生回落影响。另外此前的重大项目投资利好依然还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要形成实际用钢需求最早也得等到8月下旬以后,远水难解近渴。如此来看,钢价难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原材料市场率先企稳 后期或震荡上扬
在钢价徘徊底部的同时,铁矿石、钢坯等原材料价格率先止跌反弹,6月份铁矿石均价较此前低点反弹70元,钢坯反弹90元;钢铁炉料市场也因钢厂的阶段性补库存需要,成交情况 明显好转。7月份以来,北方钢坯始终保持小幅回升趋势。尽管目前钢厂对原料的采购相对谨慎,但因为无限电停产计划,7月份对原料的需求明显将强于往年,就算成品钢市弱势压制,但原材料市场在钢性需求回暖的基础上小涨的概率较大。
另外,与铁矿石、钢坯等紧密联系的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解决取得重大进展;阶段性利好消息刺激美元指数走强,或将带动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但可能空间也是十分有限。
就此,分析师认为,在7月份,国内钢市整体上或将继续上演震荡筑底行情;但在此期间,铁矿石等原材料市场需求应当相对好于成品钢材,加上国际矿山与矿市正在有意控制产能输出;保价意识十分明显;原材料市场价格可能呈现稳中震荡上扬的过程;但上涨空间十分有限,保持对钢价较低的成本支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