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聚焦
1、8月份我国钢材出口768万吨 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统计:2008年8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68万吨,创历史新高,比7月份增加47万吨,与去年8月份相比增加230万吨,同比增长42.78%。1-8月累计出口4184万吨,同比下降7.2%;钢材累计出口金额为4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2008年8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33万吨,较7月份下降7.64%,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9.15%;1-8月累计进口1106万吨,同比下降4.3%。
8月钢材净出口635万吨,比7月份回升10.05%;与去年同月相比增加243万吨,同比增长62.2%。
2008年8月份我国出口钢坯56万吨,1-8月累计出口92万吨,同比下降83.5%;进口钢坯1万吨,累计进口12万吨,同比下降26.4%。
2、瑞银认为亚洲现货钢铁价格接近底部
瑞银认为中国国内现货钢铁价格接近底部,未来反弹能否持续不确定,但下行风险有限;亚洲钢铁业第三季度季报结果可能出人意料上升。
瑞银(UBS)9月10日发布报告表示,确认瑞银对亚洲钢铁业的积极观点,此行业受到需求正常化和产能增长放缓的帮助。
瑞银认为中国国内现货钢铁价格接近底部,上周国内价格在下跌11%至15%之后出现反弹,热轧钢价格上涨1%,至670至680美元,并且螺纹钢价格上涨2%,至655美元。瑞银尚未发现反弹是否能持续,但瑞银认为下行风险有限,因钢价已经接近现金成本(650美元),这可能推动减产,尽管瑞银预期需求将在第四季度恢复正常。
日本出口造船用钢板价格上涨,但热轧钢也可能上涨。新日铁第四季度出口造船用钢板价格上涨40%至50%已经为浦项制铁和帝斯曼上调钢价提供理由。但是热轧钢价格上涨仍然不确定。日本钢铁厂将第四季度出口报价由1,100美元下调至1,050美元(季增5%),尽管韩国客户的协商价格为950美元(下降5%)。瑞银认为浦项制铁和CSC的风险很低,因他们的价格仍然大幅低于国际价格,分别为770美元和870美元。
3、淡水河谷公开承认欲提价 中国钢厂联合采购应对
针对目前优质铁矿石被三大巨头垄断的局面,专家建议,中国应加快推进企业的联合采购,组建3~5个采购集团,以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增强话语权。
在媒体经过一周的报道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昨天终于公开承认,正在与亚洲钢铁制造商洽谈上调铁矿石价格事宜。
淡水河谷昨天在声明中表示,公司正与亚洲客户就将铁矿石参考价格提高至欧洲市场水平进行协商。目前,不同种类的铁矿石在亚洲市场上的参考价格比欧洲市场低11.0%~11.5%。
此前,曾报道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经通知部分中国和日本钢厂客户要求提高已经签订的2008年度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不过当时淡水河谷公司表示无法确认。
昨天,淡水河谷公司强调,与钢厂的协商目前正在进行中,还无法保证最终是否会就铁矿石价格调整达成协议。而如果协议达成,此次价格调整将给淡水河谷公司带来相当于2007/2008财年 (截至2008年6月30日)总收入近3%的收入增长。淡水河谷公司该财年的总收入为355亿美元。
分析师昨天指出,尽管从巴西到亚洲的运费远远高于从澳大利亚到亚洲的运费,在对亚洲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淡水河谷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矿石品质优良。所以,淡水河谷公司一直倡导维护传统价格机制,不过,目前海运费出现了大幅跳水,淡水河谷当然就更加不平衡。
不过,分析师指出,这一提价举动还难以改变近期铁矿石市场的低迷状态。在全球经济走弱态势日渐明显、铁矿石供需正朝买方倾斜之际,现货矿价格正日趋向协议矿价格靠近,未来铁矿石现货价总体上低于协议价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在此情况下,鉴于淡水河谷公司的要求不符合国际谈判规则,其过分强烈的要求必将遭到钢铁行业的抵制。
对于目前优质矿石仍被三大矿山巨头垄断的局面,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快推进企业的联合采购,组建3~5个采购集团,以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增加话语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就可以形成四大采购集团:一是由武钢牵头的四大国有企业为主;二是由沙钢牵头的正在组建的民营大中型钢厂为主;三是由中钢牵头的以中国中小国有钢铁企业为主;四是由五矿牵头的中国其他钢铁生产、贸易或物流服务企业为主。
4、观察:钢价下行 铁矿石只涨不跌难
2008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降温,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的助涨作用也在降温。近期,国际海运费在降,铁矿石价格开始下降,而钢厂也因为国内需求下滑,被迫大面积“减产越冬”。2009年年度国际铁矿石长协矿价格谈判的天平似乎慢慢向中方倾斜。中方握有两大筹码——需求下滑、钢价下跌。
每年的铁矿石谈判总是经历这样一个逻辑:海运费疯涨——现货矿疯涨——钢价被迫调价——最后长协矿大涨收关。目前来看,整个利益链条已经有三个环节出现松动,铁矿石——大宗商品最后一块堡垒能不能在2009年的谈判中被攻克,仍然需要中国钢厂斗智斗勇,甚至付出牺牲。最终成败在于钢价。
钢厂“过冬” 铁矿石“减产”
9月2日,南钢总经理杨思明在一次大型论坛上公开表示,尽管最近两个月钢价下跌超出意料,但钢厂不希望钢价反弹,上游的铁矿石、焦炭价格该降价了。而南钢权衡再三,决定减产30%,度过钢铁行业的“冬天”。
5、钢材期货最早9月底上市
“钢材期货马上就上,初步锁定9月底或10月份上市。”某知情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随着大米、生猪等品种的上市呼声日益高涨,钢材期货这个准备时间最长、上市预期最强的期货品种即将推出。 钢材期货今年必推
当前钢铁企业面临铁矿石、焦煤、焦炭大幅涨价,钢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据有关人士介绍,钢材期货推出后,贸易商、需求商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套期保值,有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近日,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加快钢材期货上市准备工作,将作为今年国内期货市场的首推品种,时间初步锁定9、10月份。”
长城伟业分析师周健锐对记者表示,“上期所到现阶段为止已经完成钢材期货人员的配备,包括合约管理交易、监管、交割、宣传等基本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均已到位。尽管仍有个别细节有待完成,比如如何选择最适合市场、也是市场最好投资的钢材品种等,但从总体上看,钢材期货蓄势待发。”
另外,综合目前各方消息来看,线材、螺纹钢材这几种品种规格最有可能作为期货上市的试点推出,成功之后再逐步推开。
6、钢铁企业遭遇倒春寒 铁矿石谈判前途暗晦
在宝钢与“两拓”的谈判刚刚平息两个月之后,近日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经对新日铁等日本钢铁厂商提出就2008财年铁矿石追加涨价12%的要求。同时,淡水河谷已致函中国的钢厂,提出2008年铁矿石价格再上涨约20个百分点的要求。
中国钢厂认为无法接受这一要求。日本新日铁拒绝作出评论,韩国浦项等亚洲企业表示未接到这样的要求。据悉,中国钢铁协会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并表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单方面提出提价是严重违背铁矿石谈判规则的。
分析师称,宝钢与两拓的协议价格与首发价相差巨大,这是淡水河谷心生不满的主因。但根本原因在于原有的谈判机制打破了,而新的谈判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变数丛生。
记者获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目前已经介入此事。新日铁等日本钢铁厂商虽然对涨价行为提出了抗议,但淡水河谷公司已表示如果达不成涨价协议就将断绝铁矿石供应,因此涨价基本上已成定局。
7、矿产法修订冲刺 收益将更多倾斜地方
在1996年《矿产资源法》修改10余年后,新一轮的矿法修订正“开足马力”。根据修订思路,资源税费标准将趋向“可上可下”,收益则考虑更多留给地方。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两法办”(《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修改办公室)主任贾其海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矿法修改已形成第六稿,争取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提出送审草案上报国务院。
我国的现行矿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明确了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确定国家通过建立探矿权、采矿权许可制度和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自此矿产资源开始有法可依。在1996年进行了一次修改后,矿法条文增至7章53条,其中关键是明确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
对目前矿法中尚不够明确或缺失的条文,修改稿也作了完善和补充,包括矿产资源规划、矿山环境保护、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矿业用地等。
而在分成问题上,他介绍说,将把利益更多地向地方倾斜。这将提高地方的工作积极性,维护矿业秩序,同时有利于解决当地民众的一些实际问题。
按照已经出台的相关规定,矿产资源价款中央地方二八分成、主要向地方倾斜。补偿费方面则是五五开,少数民族地区则是四六开。
8、秦皇岛煤价全线下跌 面临抛售压力
秦皇岛又一次发挥了煤炭市场“晴雨表”的作用。
根据秦皇岛港务集团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08年9月9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841.6万吨,其中内贸煤炭港存788万吨,外贸煤炭港存53.6万吨。
而今年8月28日的数据显示,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749.4万吨,“每天新增库存煤炭将近10万吨,煤炭价格下跌是必然趋势,秦皇岛目前可能需要疏港。”秦皇岛煤炭产销协会的一位负责人透露。
业内的普遍意见是,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由于“冬储煤”的问题,预计出口将会进一步放缓,并且,由于印尼和越南等地也相继限制了出口,中国的煤炭国际贸易也将会进一步放缓,煤炭价格在政府锁定期内继续缓慢回落。
9、钢铁出口急速飙升考验出口退税政策
传言中的钢材出口退税归零的政策没有在9月1日到来,而昨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则显示,8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08年8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68万吨,创历史新高,比7月份增加47万吨,与去年8月份相比增加230万吨,同比增长42.78%。1—8月累计出口4184万吨,同比下降7.2%;钢材累计出口金额为4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今年一直在传言,但是一直都没有出台。这种传言尤其以8月1日与9月1日最为明显,出口商为了避免出口征税后利润缩水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所以就赶在可能出台出口政策之前出口。”联合钢铁网分析师张平认为。
与出口的急速膨胀相比,国内的钢市场明显冷清。8月26日,作为国内钢材定价“风向标”的宝钢下调9月份钢材出厂价,随后引起连锁反应,8月28日,首钢宣布9月热轧板卷出厂价格下调700元/吨,中厚板(除船板外)出厂价格下调200元/吨,完成全部协议量优惠100元/吨;同日,华菱管线旗下涟源钢铁对螺纹钢价全部下调160元/吨。
8月份中国768万吨的钢材出口再创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钢材出口连续两个月刷新历史记录,再度“挑战”政府部门对出口退税取消政策的决心。如果出口政策不做任何调整,四季度中国钢材出口都将保持现有的高水平,甚至可能继续攀升。
二、宏观经济
1、最新关注:从8月CPI数据看政策走向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为4.9%,这是中国通货膨胀数据连续第四个月回落,也是近一年多以来CPI罕见回归“4时代”。业内专家预计,在通胀压力缓解后,从紧货币政策或将松动。
三大因素促使CPI回落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分析认为,CPI涨幅大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商务部9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生产资料市场价格8月25日至31日较前一周下跌1.3%,连续第7周保持跌势。
其次,“翘尾”因素继续减弱。翘尾因素(又称价格滞后影响)去年CPI涨幅正式在8月出现陡增,与7月的5.6%相比,急升了0.9个百分点至6.5%。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8月份翘尾因素大幅下降1.2个百分点,预计8月总体CPI涨幅降至4.8%到5.2%。
此外,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对物价生成抑制作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认为,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周期性放慢,中国物价增长的“拐点”正在显现,通胀的压力会逐步减轻,经济增长逐步放慢将解决当前的物价增长过快问题。他认为下半年物价将呈明显回落走势,预计CPI增幅将降至5%左右。
从紧货币政策或将松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上半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胀,而从CPI的变化看,目前通胀已得到控制,基于上述贷款额度的增加,不排除在未来一段时间,在物价控制有效的基础上,央行和银监会会进一步松动贷款额度。
8月份CPI继续回落
对于8月份主要经济运行数据的数值,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是比较乐观的”。
面对不断回落的CPI,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调控物价的效果正在显现,今年下半年的物价水平将呈现出总体回落的态势。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同样判断说,“按照‘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方向,今年下半年我国的通胀水平将呈现出逐月下降的态势。”成思危表示,如果今年全年的通胀水平能够控制在6%-7%,同时确保全年GDP增速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那么,全年的经济就基本上实现了“平衡”。
2、两度举牌 鞍钢让攀钢系股东进退两难
一面是斥资33亿元的轮番举牌,一面是最大167亿元的换股支出,鞍钢集团以产业资本身份的强势介入,将攀钢系股东推向了留守抑或撤退的两难境地。
如果攀钢系整合最终成行,目前的股东至少可以行使现金选择权兑现手中的股票,如果市场给予更高的溢价,还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抛售,无论哪种结果都比现在抛售有利。但如果对整合前景悲观,目前套现也是一种合理选择,但监管层最终否决攀钢整合的可能性有多大无法预测,而鞍钢集团不惜巨资举牌又多少给了市场些许乐观的预期。
3、灾后重建贷款贴息率不得高于贷款基准利率
财政部10日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管理办法》全文。办法要求,对恢复重建贷款贴息率不得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及实际合同利率。具体贴息利率根据项目收入来源、贴息预算资金安排、需贴息贷款金额、基准利率等因素确定。
三、钢厂资讯
钢厂调价:9日新兴铸管螺纹钢价格下调70元;9日福建晋江三益钢厂二级、三级螺纹钢出厂价格均下调40元;9日涟钢角钢价格下调40元,槽钢价格下调60元,普热带钢两广区域下调60元、其他所有区域下调80元,普圆西南区域下调50元。10日石横特钢三级直条价格下调50元。
钢厂动态:宝钢分公司电厂3号机组脱硫项目开工;首钢京唐公司2号高炉第一圈炉壳吊装成功;首钢炼铁厂改造制输煤粉系统;攀钢煤化工厂新4号焦炉开始炉体砌筑;本钢8号高炉气密性试验成功完成;涟钢再次成功轧制钛板;武钢有望“牵手”美国通用;唐钢焦化废水处理改造工程进入通水调试阶段;攀长钢确保9月生产均衡稳定;淮钢第二条生产线定修任务顺利完成;长钢申报抗震钢筋产品生产许可证;西部大开发最大产业项目防城港钢铁基地30月内投产;西宁特钢新建20MN快锻机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