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沙井的某大型建筑施工工地上,300多名建筑工人正紧张地进行工程主体结构搭建。该项目建材部门负责人张海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进行中的这项工程是一座大型商场,春节前已完成了地基等基础环节的施工。“由于投资单位对工程催得比较紧,春节一过我们就开工了,现在是用足了十二分力气加快工程进度”。 “这个商场的建筑面积有十几万平方米,钢材需求量在13000吨左右。边上即将开工的商场楼盘,建筑面积可能会更大,估计在20万平方米左右,钢材需求量可想而知。”前来洽谈螺纹钢业务的钢贸商络绎不绝。“现在开工的工地越来越少,大家生意都不好做。”虽然正值建材消费旺季,但真正开工的建筑工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据了解,沙井大部分街道的房地产在建项目确实要少于往年。“受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今年深圳市政府增加了地产开发商的拿地难度,开发商很难拿到地皮,在建项目自然就减少了。”
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么大一块土地,主要是因为商场建成后能给当地带来一大笔税收以及上千个新增就业岗位。“但一个地区能够建造的商场毕竟是有限的,钢材的主要消费端还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商拿地难,肯定会对钢材需求造成一定冲击。”浙江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土地调控政策力度,房地产开发商拿地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这样看来,钢材市场旺季不旺的情况有可能还会延续。 GTXH解读:在国五条调控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各大开发商心态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房企业绩预期出现较大的分化。虽然大部分房企对后市的整体状况仍持乐观态度,但在调控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从去年年底开始疯狂拿地的标杆房企开始暂缓拿地。房地产作为主要的钢材消费终端,房企拿地减少,那么在建工地也随着减少,钢材需求也难以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