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难题,针对去产能化的各项措施正在不断出台,特别是逐渐收紧的环保手段将从中长期促进钢铁行业减产。
今年以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一直维持在底部,年内已有13周低于100点,且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都低于1994年4月时的水平,整体市场继续呈现弱势的局面。但是从粗钢产量上看,在10月份出现回落后,11月继续保持平稳,粗钢日产水平有所反弹。目前,全国粗钢日产量仍然维持在210万吨以上的水平,这意味着钢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减产。
今年我国钢铁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但整体盈利水平仍在低位。尽管全行业仍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微利局面,但业内对于明年的盈利预期已开始有所好转。
中钢协数据显示,1-10月份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为129.7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43%,亏损面仍达31.40%。在扣除投资收益和其他非钢收入后,钢铁主业仍是亏损状态。
尽管如此,钢企盈利正呈现逐季好转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钢企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1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35.47亿元。与第二季度15.98亿元的净利润规模相比,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提升到21.21亿元。
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持续低迷,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不过,不断收紧的环保政策已经开启钢铁行业去产能化的序幕,再加上需求持续释放、铁矿石供需关系改善,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难题,针对去产能化的各项措施正在不断出台,特别是逐渐收紧的环保手段将从中长期促进钢铁行业减产,预计,明年钢铁行业好转几率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