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下旬预估全国粗钢日产量209.1万吨,旬环比下降1.94%。不过,11月份全月预估粗钢日产量209.1万吨,较上月实际日产量微降0.4%。11月下旬粗钢日产量降幅明显,主要是由于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产成品库存逐月攀升以及北方地区环保治理等因素,迫使钢企放缓产能释放步伐。随着华东等地雾霾天气持续,冬季钢市需求减弱,后期粗钢日产量或进一步下滑。
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连续两月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持平,结束连续三月增长态势,显示工业企业对原材料采购较为谨慎,扩张意愿有所减弱。上周,钢材市场小幅拉涨之后,由于成交始终没有起色,市场无奈重归震荡。不过,由于钢材社会库存降至年内低位,钢价调整空间也较为有限。
截至12月6日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348.39万吨,周环比下降0.07%,创下年内新低。不过,钢材去库存力度明显减弱,特别是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量连续两周微升。同时迫于资金压力,钢贸商冬储意愿也比较低,钢企出货受阻,产成品库存连续四月攀升,截至11月末达到1295.4万吨,较上月末增长0.6%。
由于国内钢市表现偏弱,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也影响钢材出口,钢企对铁矿石等原材料采购意愿不强,11月以来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持续攀升。海关数据显示,11月我国出口钢材500万吨,同环比小降。据我的钢铁网监测,截至12月6日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攀升至8371万吨,周环比上升1.1%,同比增长7.55%。加上11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7784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3%,随着钢企补库结束,后期铁矿石价格有下跌空间。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继续处于复苏态势,不过并不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而是结构调整的状态。央行采取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通胀水平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钢铁产量虽有下滑迹象,仍处于高位,钢市供求难改弱平衡状态,“低库存、高成本”依然给予钢价支撑,短期内钢价或处于弱势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