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都要发挥作用,力求消化一批、向海外转移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一批。具体有4条措施:第一,关,按照国家标准强制关停一批;第二,压,实行差别水价、电价,严格土地、环保执法,提高落后钢铁产能的运行成本,发挥市场的倒逼机制,退出一批;第三,转,有条件的企业转产其他领域或者去海外发展;第四,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削减劣质资源,整合优势资源...
今日资讯导读
>>>国企利润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
财政部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11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484 .1亿元,同比增长8 .2%,增幅放缓。其中,中央企业15335.2亿元,同比增长11.2%。地方国有企业6148 .9亿元,同比增长1.5%。11月国企实现利润1776.3亿元,低于10月国企利润,这已经是连续三个月国企利润环比下降...
>>>基础建设预期走高 钢市下游需求稳中偏弱
首先,基础建设行业,部分投资如预期中走高。11月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环比增长了18.3%,同比却下滑了7.5%;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10.95%,同比增长4.67%,其中的内河、沿海投资同比分别下滑了7.5%和4.8%。铁路与交通投资虽环比走高,但力度弱于预期,资金难题仍是影响其冲量的因素。铁路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除了广东省的建设情况还不错,其他省都没钱”,近期市场资金面也持续紧张...
>>>2013年煤炭业白皮书:九成上市煤企业绩跳水
从煤炭市场价格看,“煤飞色舞”的“黄金十年”从2012年就彻底结束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飞流直下,特别是环渤海动力煤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一路向下、跌跌不休;进口煤凭借价格优势“大兵压境”,今年前11个月的进口量达到2.92亿吨,同比增加15.1%,超过去年全年2.89亿吨的进口量,突破3亿吨已无任何悬念,大幅挤占了国内煤炭企业的市场空间。有专家称,华南地区的电厂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发电煤都是在用进口煤...
>>>河北谋求绿色崛起 全年压减粗钢产能760余万吨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成污染重灾区,河北治理污染任务更重。在中国环保部公布的全国首批重点监测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河北每月都超过半数。作为河北大气污染主要排放源的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四大行业之一,该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之首。国务院日前提出五年内压缩8000万吨产能,其中6000万吨落在钢铁第一大省河北...
>>>年均库存数据即将出炉 螺纹钢库存降幅1.51%
全国的社会库存,2012年平均库存高于2011年,而即将过去的2013年平均库存也极大可能高于去年。但我们看上海地区的社会库存从2011年起,年平均库存一年比一年低,截止目前今年的平均库存数据已经位于去年平均库存之下。可见上海这种引导性地区的库存变化已经与全国数据出现了背离,让我们不得不担心当前的现状...
>>>央行注入2000亿遏制钱紧苗头 银行否认违约传闻
12月19日晚间,央行突然发表声明称,央行已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央行还称,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一家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此次央行SLO规模高达2000亿元...
>>>河北钢铁业再刮拉闸限电风暴 “枪口”直指民营钢企
在全国实施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河北省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之首。目前,该省的粗钢产量为1.8亿吨,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4。此前国家要在五年内压缩8000万吨产能,而有6000万吨的任务就压在河北省身上。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中之重就在河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