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内钢企的非钢产业规划特征并不明显,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些企业的布局大都是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整合,从短期来看,其从无到有,其在钢铁主业不景气的时期,其过低的基数,让其的成长性表现不错,但若缺乏统一规划,若主业回暖,资源和资金都向主业倾斜,其长远的成长性会受到一定的考验,会降低投资的长效性和稳定性...
今日资讯导读
>>>高盛看多镍价 看空铜价和铁矿石
高盛认为,作为今年表现最好的工业金属,镍价将在印尼原矿出口禁令的影响下持续回调。高盛将未来12个月内镍均价调升为16000美元/吨,先前预期为15000美元/吨。高盛ChristianLelong及其同事在报告中给出了这样的预估价格。这个预测值意味着未来镍价将上涨10%...
>>>治霾“军令状”频出 煤焦钢期市集体下挫
在雾霾侵袭影响下,近日包括北京、河北在内的多地频频喊出为治理雾霾压钢减煤的“军令状”。受此利空消息影响,连续两个交易日,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煤焦钢期货市场纷纷下挫。截至昨日收盘,煤炭、焦炭、螺纹钢期货市场集体杀跌,钢材原材料铁矿石期货更是大跌2.31%,创下上市新低...
>>>铁矿石价格加速下探 下游采购陷入“纠结”
“现在钢厂都比较纠结,一方面害怕近期铁矿价格还会下跌,不敢拿货;另一方面又害怕春节后铁矿石价格出现反弹,所以又想拿货,钢厂现在就在这样的纠结中挣扎着”,面对不断下探的铁矿石市场,业内人士分析称。据悉,进入一月以来,国内钢材市场进入需求淡季,铁矿石价格顺势一路走跌。特别是最近一周,铁矿石价格跌势已呈现进一步加剧态势...
>>>ST鞍钢2013年扭亏净赚7.7亿 有望将脱星摘帽
1月21日晚间,*ST鞍钢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7.7亿元,因为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将“脱星摘帽”。公司称,2013年,公司围绕增效目标,积极“调模式、增产量、促研发、谋改革”,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实行差异化采购、完善物流管理体系、加大科研开发和品种结构调整等方式,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度挖掘企业潜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努力降低成本消耗,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使公司在钢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情况下,实现扭亏为盈的经营目标...
>>>钢企推非钢产业自救 投资遍地开花缺有效规划
值得惊喜的是,非钢产业则异军突起,开始成为拯救钢企的“救命稻草”,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马钢集团等走在前头的钢企业务结构中,非钢产业对集团整体利润贡献已超过半壁江山,成为一个新的行业特征。然而,不少企业遍地开花式的非钢投资,也让行业显露出投资同质化和扎堆的迹象...
>>>财政部:去年国企利润总额2.4万亿 同比增5.9%
数据显示,1-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64749.2亿元,同比增长10.1%。1-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050.5亿元,同比增长5.9%。截至去年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累计911038.6亿元,同比增长12.9%;负债累计593166.5亿元,同比增长14%...
>>>12个地方自贸区获国务院批复 进入多部委调研阶段
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获批之后,全国多地涌现起申报自贸区的热潮,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就有包括沿海、中部、沿边的十余个地方把申报自贸区列入今年重点工作《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已经有12个地方自贸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进入到多部委联合调研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