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要求15个地区银监局上报《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监测统计表》和分析报告。调查本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等。给铁矿石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一季度经济增速趋缓,然粗钢产量仍然在同比增长,钢材库存量也在大幅上升,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不断加大,钢价一直跌跌不休,据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亏损面45.45%,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个季度。钢铁艰难度日,势必影响到了对原料的需求,需求的制约加之港口的高库存压力,铁矿石价格也在不断下跌,今年以来铁矿石期货价格累计跌幅达13%,而价格下跌加剧了贸易融资的风险。
据研究机构预计,中国铁矿石港口存货的40%是用来作为给银行的抵押品。而放在港口的铁矿石,70%是钢厂的,30%是贸易商的,做融资的基本以贸易商为主。如果融资矿债务问题爆发,首先这增加了钢厂采购的资金占用和成本,在此笔者来算一笔账,一般正常的港口库存在6千万~7千万吨,而新增库存的平均成本可能每吨130美元以上,折算下来,大概40亿美元(约24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占用。放在那压一年,240亿元人民币就是24亿元人民币的利息损失。加上铁矿石降价带来的损失,这些库存恐怕是定时炸弹。
目前钢铁行业走势依然趋弱,尽管二季度市场需求预计有所回升,但是,化解产能过剩对钢铁业的抑制将是长期过程,短期宏观政策面对钢市的利好不多,政策投资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也极为有限,如果粗钢一直保持扩产趋势,后期钢价很难有实质好转。钢市的惨淡行情波及着铁矿石的需求,供高需低的情形下,铁矿石价格难有拉涨。另银行信贷问题也是在不断考验着钢铁业,如果钢厂的资金流转过多的依赖于铁矿融资,在银行收紧贷款和信用证额度的情况下,钢厂只能通过现货市场卖出兑现给银行还款,这也加剧了对铁矿石价格的抛压。
在资金周以及钢厂采购的双重压力下,国内矿市场表现不佳,华东地区部分大型矿选企业都有下调铁矿石出厂价格,虽然下调幅度不大,但仍对市场形成利空影响,加重了市场的下行气氛,大部分矿选厂商对后市市场不看好。
受融资矿调查消息,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更是跌停,继前一天大跌4.4%之后,29日,铁矿石1409主力合约以超过1%的跌幅开盘,后虽有反弹,但幅度仅0.39%。进口矿市场成为融资矿调查的重点对象,随着市场价格的走低,企业掌控资金缩水,由此加重了后期铁矿石市场的下跌风险。
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依然有增无减,在中国主要港口囤积矿石持续高于1亿吨的背景下,若5月份钢铁需求仍无显著改善,矿价重心恐将继续下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