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亮眼,钢铁行业PMI指数也继续回升,且政策面近期利好频频。然前期我国钢价屡创新低,钢铁市场整体成交较为清淡,随着“金九十银”的逐渐靠近,后期钢市能否迎来好转呢?在此笔者从几个方面分析后期钢市走势如何?
成本支撑偏弱,钢价震荡调整
7月份国内外铁矿石现货价格冲高回落,目前国产矿铁精粉市场以稳为主。由于进口矿继续小幅上扬,内外矿价差逐渐拉小,市场心态有所好转,钢厂对国内矿采购稍微好转,但仍然以小单采购为主,多数矿山不愿低价惜售,贸易商无利润空间,离市观望增多。进口矿远期现货波动频繁,买卖双方博弈明显,总体成交尚可;港口现货以稳为主,贸易商报价偏高,成交价格小幅波动,62%澳洲粉矿于100美元/干吨下方整理。
从资源供应情况看,随着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银行对融资矿的监管力度加大,原料价格或难大幅上涨,但由于目前处在相对低位,下跌动能同样减弱,钢材成本支撑及供应过剩压力,将使钢价陷入区间内宽幅整理。
钢厂微降小补,商家随行就市
原材料价格未有明显变动,仅微幅松动,成材底部尚有支撑,抑制钢厂大幅下滑,不过因为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行,且各地区旬均价明显趋低,扣除每月钢厂返利,商家盈利空间较前期大幅收窄,贸易商盈利空间收窄,均加大钢厂新一轮政策趋低风险,但原料成本相对坚挺,且随上旬来临,资金压力有所缓解。综合来看,钢厂政策微幅走低且小幅追补,幅度均不会很大。
国外经济持续复苏,出口仍是“亮点”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我国钢材出口4101万吨,同比增长33.6%。其中,6月钢材出口707万吨。2014年我国钢材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我国钢材出口报价低于国际市场,上半年人民币持续贬值进一步加大价格优势,另一方面,欧美经济持续复苏,拉动钢材出口,同时国内钢厂对新兴市场加大出口,尤其对中东、南美地区出口增长明显。
市场刚需仍在,钢价能否拉涨看其释放能力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从会议透露的信息看,稳增长和促改革将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其中铁路建设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将加快推进。
目前来看,这两大领域的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铁路投资方面,实现了三级跳,由年初确定的6300亿元提升到4月初的7200亿元,再到4月底确定的8000亿元,投资额仅次于2010年8400亿元的历史高点。水利建设方面,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将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2014年的水利投资最低也在4000亿元左右。随着国家在铁路、电力、水利等方面的投资逐步落实,将对钢材市场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钢材的销售量指数为46.7%,与上月相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说明7月份钢贸企业的销售量在增加,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更重要的是,由于下游需要订单增加,钢贸企业对后市的信心有所恢复。7月份的总订单指数为46.4%,与上月相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说明钢铁下游需求明显好转。后期钢价能否拉涨,还得看后期需求能否给力。
另资金方面来看,第二季度起央行连续净投放,商业银行从7月1日起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后期市场资金压力将略有缓解。短期内钢市需求难有较大改善,钢价反弹仍难期,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后期市场仍可期。
*********************
当前的钢材市场,相对较为尴尬;在高温影响下去库存乏力,然在商家谨慎订货下又使得社会钢材库存维持在相对低位;独留钢厂自己为疯狂的增产买单;产能过剩严重、产量过剩现在也不可轻视,受此影响,带来的是行业资金压力明显,钢价易跌难涨,纠结当中,钢市还将继续前行。
钢市:钢材社会库存连续二十二周下降
水无常势,然事却可能有常态,自今年3月初以来,我国钢材社会库存已经连续22周下降,并且受此跌破1300万吨大关。但一片钢价下跌声中,库存的下降也已成为了常态,然库存的下降未能带动钢价的反弹,是乎又在违反着“常识”。
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据库存统计显示,截止8月1日(上周五),重点城市的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钢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294.48万吨,周环比下降8.76万吨,降幅收窄;比去年同期少232.88万吨。
好的迹象是,上周主流品种库存全线下降;坏消息是,在高温的持续炙烤之下,线螺等建筑钢材消耗再次大幅回落,远低于板材市场的去库存速度。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近期国内多地方政府纷纷取消房放宽地产限购措施,整体房地产救市政策雏形已现,预计将对整体钢铁市场信心产生明显提振,使得部分商家有拿货补库操作。
线螺、冷热轧等主流品种钢材社会库存详细涨跌情况(表一)
当前钢材社会库存变化十分的没有规律,从上表统计的数据来看,市场虽再次进入全面去库存通道,然库存下降幅度却降至今年以来最小水平。
【螺纹钢库存下降减速最为明显】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多地螺纹钢库存仍降6.15万吨,但华中、西北等地螺纹钢库存也增加4.61万吨。
【线材库存依然维持小降】西南、华北、华中三地线材库存减量共计1.74万吨,华东等其他地区线材库存增量0.7万吨。
【热轧库存低位回落】除东北、华北两地库存微增0.6万吨外,华东、华南等其他地区热轧库存共计下降5.04万吨。
【中厚板库存也还在微降】除东北地区小增0.24万吨外,华东等其他地区均在下降,共计2.98万吨。
【冷轧库存重启下降模式】除华北地区微增0.08万吨外,其余地区共计下降0.89万吨。
市场供求变化:终端采购观望,商家订货迟疑
上周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依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需求基本面依旧疲软,制造业好转,经济回升、稳增长加紧落实、全国多地房地产限购松绑等利好不断,然在下游用钢行业资金紧张的干扰下,并未能贡献实际钢铁需求释放;正因为此,导致下游采购十分谨慎,按需购入,绝不存货,对原料周期控制的严格较大的影响了钢材市场需求的释放。
而商家在出货不畅的情况下,向钢厂订货的积极性继续消减,虽然沙钢等主流钢厂在最新一期的调价中仍有小幅的让利措施,以求吸引商户订货,然效果并不明显,仍处传统淡季,钢价走势尚未见明确的方向,商家在手中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规避降价风险,依然趋向低库存经营模式,因此,在钢厂继续高产、下游商家拿货谨慎的背景下,钢企内部库存压力依然高位运行。
总之,当前钢厂在利润的驱使下仍无减产的意向,而此前亏损而减产的中小钢厂则受利润的吸引,有明显复产的迹象,后期产能、产量继续维持高位将是常态;与此同时,经济虽好转,稳增长构建的需求预期也不错,然资金紧张的压力下,一时还难以形成实质性的需求释放,加上中间商囤货待涨意愿不强,仅有少量抄底补货现象,因此后期去库存可能还将维持低速度,受此影响,钢价难有好转动能,预计继续低位震荡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