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初开始,在各大钢材品种中,建筑钢材率先摆脱疲弱状态,行情重新上路,到目前为止,这种态势尚无转折。接连几日的上涨,给国内商家心态带来了明显变化,各界纷纷猜测,随着建筑钢材的升温,国内钢市是否会走入回暖轨道?
近期国内线螺市场行情一直处于上涨阶段,其中北方市场表现最为明显,核心市场北京地区,由4月初的每日10元小幅推动,到中旬以后每日近百元的冲涨,对北方线螺市场的走升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其带领下,各地市价纷纷上行,一时间北方线螺行情一片回暖景象。
面对眼下的上扬行情,不少商户都抱怨来的有些迟缓,那么这迟来的“暖流”为何在此时突然出现,上行走向是否能够坚挺,以及能否促使其他品种以及整个国内钢市全面走向复苏?
分析认为此番涨价行情走升因素组成较为复杂: 1
1、钢厂控制资源放量。从3月中旬其,国内线螺行情逐渐走入稳定,当时库存还身居高位,不少商家都担心市场承载不了到货的压力,会因资源堆积而产生新一轮跌价行情。钢厂对此亦有深刻认知,3月下旬起,北方各地市场明显感到,对市场发货力度有所减弱,同时部分钢厂传出检修消息,钢厂从资源控制角度出发,以增添场内库存和减产为代价换得了市场资源供应不足的结果,使得市价有机会上行。
2.库存资源持续回落。近期气温明显回升,各地施工项目又开始紧张忙碌起来,新建项目以及跨年项目的继续施工扩大了终端对线螺产品的需求,采购明显增加,市场库存得到积极消化,又因钢厂控制放货,重点市场库存呈现持续回落状态,截止目前,北京库存已经回复至30左右的正常水平,其中不少规格相对吃紧,售价先行出现上扬现象。
3.市场需求有所回升。4月起建筑钢材市场终端需求理应集中施放,各地去工程建设进入施工旺季,这也是市场库存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另外,分析预测,国家巨额投资基础建设的拉动作用将在二季度开始显现,目前也着实有一批公路、铁路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对需求的拉动有促进作用。
4、期货在经历连番涨跌交锋之后,于4月中旬左右进入上扬行情,后市价格走升,为眼下现货市场行情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参考。政策面上,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较为积极,有望提前走出低谷,而国家预计出台第二套经济刺激方案,以及“稳定房地产行业”的意向也给下游房地产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希望。
综合以上几点,国内线螺行情走出了一个小阳线,但利空因素并非不存在,对后市走向并不能一口咬定其必将回暖。首先是促使行情回暖的钢厂调控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危险,在控制市场到货同时,自身库存激增,若消化不良,集中投放市场则前期努力功亏一篑,行情调头走跌的可能极大。其次气候因素也仍人担忧,北方还好,南方不少地区陆续将进入雨季,近期降雨已经成为影响南方各地成交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此隐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重点影响南方市场。另外,此次引领北方上行的华北市场京津地区,涨势过于迅猛,上周三至周五三日时间涨幅近300,市场对高位回落的隐忧普遍存在。
与当下建材相比,板材类产品走势并不尽人意。从最近一周价格走势上来看,进入4月之后板材走向仍旧以下行为主。其中热卷板方面,上海3.0mm热卷基本在3200-3250元/吨之间徘徊,再次下跌50元/吨。截至上周四,国内主要市场3.0mm热卷板平均价位在3377元/吨,较前一周下跌39元/吨;上周末上海市场厚规格热卷5.5-11.5*1500成交价格在3090-3050元/吨,比前一周下调40-60元/吨。
从需求方面看,板材类产品市场相比建筑钢材表现并不乐观。据统计,一季度,以机电产品为主的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罗冰生表示,目前,我国钢材出口面临四大困难。第一,国际需求萎缩;第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三汇率变化,削弱中国钢材出口竞争力;第四,出口关税政策对钢材出口不利。为此,罗冰生建议,对于热轧卷板、铁道用材的出口关税应进行调整。另外,由于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钢材不征收关税,这为我国钢材出口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不公平的税赋环境,不利于公平竞争。
虽然国内钢厂也有不少采取了控制向市场发货的手段,平抑跌势,但需求若无明显回暖,单凭调控效果有限。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粗钢产量达到4278万吨,相当年产粗钢5.1亿吨。而在《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预计,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与2008年同比降8%,钢材表观消费量4.3亿吨,同比降5%。而目前的粗钢产量不仅高于《规划》预计数,甚至较去年5亿吨的粗钢产量水平还有增加。国内钢企明显处于高产能利用率水平。商家对后市到货也感到些许恐惧。以此看来,国内钢市整体回暖眼下言之过早,建筑钢材的回暖也不见得坚不可摧,况且单凭单一品种的短期上扬,很难将国内钢市行情整体推升。因此对与后市走向回暖一说,希望是好的,也要理性面对眼前的严峻形式,谨慎对待价格走向。寄希望与大环境的回暖,不如集中精力考虑如何争取在较差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最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