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中旬国内钢价探底反弹以来,建筑钢材与板材中的冷轧卷板均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螺纹与线材累计涨价均超过800元/吨,涨幅超过25%;板材中,冷轧上涨超过1100元/吨,涨幅达到29%,热轧上涨超过800元/吨,涨幅超过25%,而中板价格则温和上扬400元/吨,涨幅不到13%。
中钢协一位负责人明确表示,市场需求的回暖带动钢价上扬。
建筑钢材量价齐升
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建筑钢材的生产势头良好,其中螺纹钢产量5776万吨,增产10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22%;线材产量4488万吨,增产399万吨,增幅9.7%。
板材价格缩量上扬
4月中旬以来,板材中冷轧与热轧涨价均超过800元/吨。冷轧涨价幅度更是达到1150元/吨,同时也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不过,中板相对表现温和。此轮钢价反弹以来,中板从3300元/吨,涨至3720元/吨,涨幅只有12.7%。目前,热轧与中板价格还没有突破2月前期高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热轧卷板产量为5017万吨,减产212万吨,降幅4.05%;冷轧卷板产量1631万吨,减产61万吨,降幅3.58%;中厚板产量2759万吨,减产350万吨,降幅11.25%。
与建筑钢材量价齐升的火热势头相比,板材表现有些温和,限产保价的色彩更为浓厚。4万亿投资对板材影响小,板材的客户主要是下游的机械制造、汽车、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受消费影响,过程比较慢。前几年板材的产能扩张过快,出现结构性过剩也影响了价格上行。
从目前掌握的前5月数据来看,中厚板去年出口356万吨,今年降为118万吨,降幅达到66.86%;热轧去年出口373万吨,今年只有65万吨,降幅为82.6%;冷轧去年出口103万吨,今年出口量只有19万吨,降幅82%。
邯郸一家以生产中宽带板为主的民营钢厂负责人不无担心地表示,尽管目前钢价比较好,但板材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产能一旦释放,后期价格仍会有波动。
钢材期货再创新高
随着钢铁行业的全面复苏,钢材期货也屡创新高。昨日,螺纹钢主力0910合约跳空高开后震荡走高,全日上涨42元/吨,收报于4072元/吨,日增仓10212手,成交量放大至385238手。线材主力0909合约上涨44元至3949元/吨。
目前,钢铁行业全面复苏,在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下,基建项目大量上马引发钢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下游需求复苏和上游(如铁矿石和焦炭等)成本推动的作用下,线材和螺纹钢出厂价格不断提高。
鲁证期货金属分析师王建超表示:“现货企业不断提高出厂价格是螺纹钢价格走高的最直接原因。”昨日,国内HRB400螺纹钢主要钢企均价为4105元/吨,比前一日上涨11元,现货对期货价格表现为升水。
今年6月,世界粗钢产量年化产量是12.2亿吨,而同期我国粗钢年化产量为6亿吨,比历史最高水平的2008年6月份还要高出30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9.2%。整个上半年,中国市场钢材的表观需求量同比上升了10.1%,这反映出中国的钢材需求有了明显的复苏。
基建消费支出的增加尤其刺激了对长材的需求,根据麦格理的初步测算,中国长材的表观需求上半年同比上升了26.6%。
另一方面,随着钢铁产量的上升,原材料市场供应日益紧张。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废钢、炼焦煤和铁矿石的进口量大增,促使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走高。麦格理指出,目前,中国以外的市场上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已经高出供应商和生产商最新合同价格的10%。成本的上升也将对钢材价格产生支撑作用。
钢厂出厂价纷纷上涨
昨日,首钢出台8月份部分产品价格政策,莱钢、沙钢和韶钢等也纷纷上调产品出厂价。业界认为,国内主流钢铁公司产品大幅涨价将使其盈利大幅增长。
与宝钢类似,首钢热轧板卷出厂价格上调350元/吨,主要热卷产品价格为4210元/吨;冷卷上调500元/吨,主要冷轧板卷出厂价格为5250元/吨;镀锌板也上调了500元/吨。
当天,莱钢热卷出厂价格在7月中旬的基础也上调100元/吨,现5.5mm*1250*C普碳热轧板卷莱芜本地出厂价格为3930元/吨。此前,宝钢8月调价政策显示,8月份热卷、冷轧以及镀锌、硅钢等主要品种出厂价格在7月基础上上调350-500元/吨(税前),调整后SPHC 3.0mm热卷执行价为4042元/吨,SPCC 1.0mm冷卷为4776元/吨。
沙钢在同一天也出台了7月下旬建材价格政策,在中旬基础上,螺纹钢价格上涨160元/吨,普线价格上涨150元/吨。沙钢这一调价超出预期,引发上海期货产品大涨。
此外,韶钢也将普碳高线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主要产品执行价为4050元/吨;圆钢、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执行价为4080元/吨。
据记者了解,目前鞍钢板材从下订单到拿货时间长达45天,而且订单饱满,企业库存较低,而宝钢、武钢等大钢厂的销售情况也基本相同。中信证券分析师周希增表示,板材由于有产能过剩的共识,其价格和供应此前一直未有起色,贸易商和下游用户也在尽量消耗原有库存,但随着下游行业的回暖,板材需求上升,进入了一轮补充库存期。
此外,国内汽车、家电等行业复苏,对冷热轧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这也是钢厂订单饱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5月中钢协7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盈利12.62亿元,今年首次扭亏为盈。周希增个人判断,国内大中型钢企的利润7月环比仍将有所增长。如果市场在8月不出现明显下滑,国内主流钢铁公司产品大幅涨价将使其盈利大幅增长,8月将成为今年盈利的高点,不排除环比翻番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