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来,钢材期货价格演绎了一轮短暂的过山车行情,不管是其上涨走势还是下跌走势,都可谓是惊心动魄,干净利落。7月份在房地产需求回暖,下游消费好转的带动下钢材价格出现持续上涨,钢厂连续提高钢材出厂价格,对价格上涨有强烈预期的贸易商开始囤货惜售,特别是对现货市场影响逐渐增强的钢材期货价格迭创新高更增加了市场做多的人气。最终钢厂出厂价、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出现了紧密联动的局面。但价格的过快高涨超出了下游市场的承受能力,导致价格快速回落。这不仅是对前期涨幅过快的修正,也是价格重新回归理性。近几个交易日,钢材价格经过1000点左右的下跌后开始振荡筑底,并在昨日的交易中呈现出了较大的涨幅。
一、原材料市场分析
第一,中钢协与FMG公司达成铁矿石谈判协议
8月17日,中钢协宣布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FMG公司达成2009年度进口铁矿石价格协议。FMG销售给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降价幅度为35.02%,即粉矿干基离岸价每吨为94美分,降价幅度高于力拓与日韩之间达成的32.94%降幅。以63.5%品位计算,相差约2美元。块矿干基离岸价每吨降幅为50.42%,即100美分。由于中国块矿进口量较少,只占全部铁精粉进口量的不足20%。而且相对于三大矿石供应商进口到中国的铁矿石数量,FMG进口量还不及三大矿石供应商的10%。因此,该谈判结果对于中国钢厂生产成本实际影响不大。但从该谈判结果的影响看,该“首发价格”对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下滑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铁矿石价格止涨回落
近期,铁矿石现货价格出现止涨回落。受到需求下滑影响,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明显下跌,同时海运费走低也导致长协矿到岸价的下跌。当前国内铁矿石现货矿到岸价已经低于巴西淡水河谷已经达成的长协矿协议价。由于钢材价格快速下跌冲击了铁精粉的需求,国内铁精粉价格上涨势头受到遏制并开始走低。而钢厂也为了降低成本有意压低铁精粉采购价格,短期内铁矿石价格继续盘跌的走势将有利于降低钢厂的成本。
第三,焦炭价格相对稳定
近期,钢材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焦炭价格也呈现弱势调整。在当前钢材市场价格连续下跌的影响下,钢厂对焦炭价格上涨比较抵触,采购相对谨慎。前期山西和山东地区焦炭价格均小于两地焦炭协会的指导价格。在钢材价格未企稳前,焦炭价格上行艰难,走势将比较弱。
第四,海运费继续下滑
从6月中旬以来,海运费价格持续回落。截至9月3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海运指数BDI指数收于2414点,较前一周同期下跌11点,跌幅0.45%。截至9月3日,巴西图巴朗和西澳丹皮尔至北仑港铁矿石海运费分别为29.1美元/吨和10.905美元/吨,分别较前一周同期下跌0.23%和8.25%。
二、产量、进出口及库存分析
第一,中国粗钢产量再创月度新高
7月份全国生产粗钢5068万吨,再创粗钢产量新纪录,同比增长12.9%,日均产量163.5万吨,低于6月份所创造的164.6万吨的最高纪录,但高于去年6月时的历史最高值,国内钢铁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高点。7月份全国钢材产量6090.56万吨,同比增长19.4%,环比减少1.99%。其中,螺纹钢产量1042.99万吨,环比下降4.77%,同比增长33.2%;线材产量859.38万吨,环比下降1.29%,同比增长21.6%。
8月份钢铁行业PMI分项指标生产量指标从7月份的76.2%下降至67.1%。在价格下滑的同时,部分小型钢铁企业开始缩减产量。
第二,进出口形势有所改善
据海关统计,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81万吨,较6月份增加38万吨,同比下降74.9%,环比增长26.6%;进口钢材175万吨,较6月份增加12万吨,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7.4%。7月份净进口钢材6.2万吨,扭转了连续3个月净进口的局面。
8月份钢铁行业PMI分项指标出口订单指标从7月份的53.6%下降至48.7%,下滑至分水岭50%之下,其中7月份是今年以来该指标首次突破50%。总体上看,下半年钢材出口形势有望得到改善。
第三,建筑钢材库存持续增加
截至9月4日当周,全国主要城市建筑钢材库存数量较前一周相比继续增加。其中,螺纹钢库存总量419.729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9.21万吨,环比增幅4.80%,连续第6周库存攀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68.34%;线材库存总量132.40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5.031万吨,环比增幅3.95%,连续8周库存攀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47.12%。在库存快速增加而钢厂减产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库存将给钢价构成较大压力。
8月份钢铁行业PMI分项指标产成品库存指标从7月份的41.7%攀升至55%。在钢材价格下跌时期,终端用户消费较为谨慎,市场买涨不买跌令销售情况受到一定压力。
三、消费需求分析
第一,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速加快
近几个月,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速呈加速上升势头。1-7月份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速为14.87%,其中6月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速为26.90%,7月份表观消费量增速则达到了34.49%。但从统计局公布的下游消费需求增速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是无法完全消化快速增加的表观消费量的,这样有一部分钢材必将转化为钢厂、贸易商和终端消费者的库存,市场再次呈现库存化现象。
第二,房地产市场回暖,拉动作用仍需期待
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继续好转,1-7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4.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7.11%,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呈加速上升势头。1-7月份新开工面积5.5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11%,下降幅度继续收窄。但7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仅为0.9%,远低于预期,6月份同比增速超过10%。从房地产市场对钢材的拉动作用看,今年以来其对钢材的需求一直没有释放,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消费钢材同比仅增长12.6%。预计随着经济的复苏,房地产库存的减少,新开工面积将逐步恢复,对钢材真实需求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增加。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
1-7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5932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仍维持高位。1-7月份全国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17720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9.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加快。
综上所述,从供给角度考虑,近期钢材产量所反映出来的是钢厂产能的快速释放,钢厂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高点,继续增产的幅度有限。而按照当前价格计算,钢厂仍具有利润,钢厂减产的意愿也不是很强,后期钢材产量仍将维持在高位。从需求角度考虑,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了对钢材的需求,但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对钢材的消费还没有真实的显现,这成为压制钢材价格的因素也是后期值得期待的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房地产库存的下降,新开工面积有望恢复增长。
另一方面,在前期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市场再次出现库存化现象。而在价格下跌过程中,在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氛围下,下游观望情绪浓厚,库存开始加速上升。库存的过快上升短期给价格构成较大压力。
从技术上而言,暴涨和暴跌的行情是不具有持续性的,并且历史也不会简单的重演。随着焦躁的炎热夏季的过去,市场波动也将逐步回归理性。在经过前期大幅下跌以后,钢材价格将逐步完成筑底过程。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再次去库存化以及钢厂产量的压缩,钢材价格中期内的走势依然值得期待。
近期随着螺纹钢期价的持续回调,多空分歧进一步加剧,持仓量快速放大。9月4日螺纹钢盘中一举超越豆粕成为期市持仓排名第一的品种。从成交量看,螺纹钢期货日成交在200万-300万手之间,交易相当活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目前钢材期现联动性不断得到增强,即将到来的首次交割一旦顺利完成更是标志着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走向成熟。钢铁企业、中间贸易商、终端用户以及投机资金已深度参与其中,钢材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钢材期货从上市以来,期现互动是主线,影响钢材价格的根本性因素还是宏观经济和供需面,即使没有钢材期货的上市,在基本面的作用下钢材价格也会发生剧烈波动,这从2004年钢价先抑后扬以及2008年先扬后抑的走势中都可以看出。
今年三季度钢价明显“淡季不淡”,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见底复苏和上半年大幅扩张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初推出的4万亿投资对建筑钢材类需求拉动最大,汽车、家电下乡等政策也拉动板材类钢材的消费。本次钢价上涨周期中,先由螺纹、线材等建筑钢材价格领涨,随后板材齐头并进,一路上涨。
8月份钢材期价的超预期暴跌,主要是由于现货价格的拖累而非期货空头的刻意打压。从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报价看,8月份现货价格跌幅基本超过20%,个别城市超过25%,而同期螺纹钢期货收盘价跌幅只有17%。期货市场在“抄底”资金的推动下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而现货市场受累于库存压力的剧增及贸易商的恐慌性抛盘,扩大了价格和需求的下降速度。对于钢材期价下跌进行客观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出现“微调”,市场流动紧缩压力显现,虚高的钢价需要挤掉部分泡沫;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放缓,7月份我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0.3%,增速较6月份下降11.78 个百分点,意味着下游需求的好转程度低于前期市场的普遍预期。
钢材价格已经连续四周大幅下跌,现货价基本恢复到6、7月份的水平,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基本面需求支撑,钢材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预计比较有限。
首先,与钢价现货价格持续下跌相反,宝钢、鞍钢、武钢三大钢铁公司出台的9月份主要产品出厂价格较8月继续上调,显示大型钢铁企业对于钢铁行业基本面继续看好。虽然短期内出厂价格与现货价格倒挂,但是在大型钢厂价格示范效应下,中小型钢厂可能会停止降价的行动,从而形成价格同盟,稳定钢材价格。
其次,国际钢铁市场8月表现稳中有升,各区域钢价指数均上涨至一个新的台阶,其中北美地区涨幅最为明显,需求复苏加快:7月份美国钢材进口量环比增长14.2%,房地产成交量的上升,投资额和新开工面积的增长在拉动钢铁需求。总之,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全球钢材需求旺盛,国际钢材价格上涨基础逐步夯实,将继续维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7月以来,新增贷款大幅减少,A股单边下挫,国内商品中螺纹钢成为和股市关联性最强的一个品种。随着A股的企稳回升,政府对淘汰钢铁产业落后产能的决心有助于市场重拾信心,加上9月后各建设项目陆续复工、开工,钢材价格止跌预期日趋明确,但由于建筑钢材囤积了较多的库存,价格暴涨的可能性也很小,预计将会逐步企稳,耐心等待消费和销售旺季的真正到来。
重拾升势为时不远●徐琦
本轮钢材期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涨幅过大,同时市场心态又非常不稳定,货币政策微调、股市暴跌和库存增加等因素直接刺激敏感而又脆弱的市场心态做出的强烈反应。在钢材价格上涨时,多数贸易商开始积极进货囤货,惜售心理十分强烈,这进一步刺激了钢价继续上涨,使得钢价价格产生虚高现象;价格的大幅上涨同时使得钢厂生产热情高涨。钢厂盲目释放产能再加上贸易商囤货惜售,使得库存越积越多。当钢价拐点出现并走向下降通道时,在货币政策微调和国内股市大幅回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钢厂和贸易商微妙的心理变化导致集中恐慌性抛售,使得价格快速下跌,而用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又使得需求受到抑制,促使价格进一步下跌。
当前国内钢价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中,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幅调整,目前价格水平已经接近钢厂的成本线,下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短期内有望止跌启稳,中期趋势依然向好。
一、全球经济衰退初步见底,国际钢市步入景气阶段
全球经济体的复苏迹象明显,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对钢铁需求的拉动因素逐渐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7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说,世界经济正开始走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1.4%,明年将增长2.5%,好于先前预期。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 年7 月份全球66 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0386 亿吨,同比下降11.1%,环比增长4.2%,自从去年9 月份以来,粗钢产量首次突破一亿吨。笔者认为,产量之所以环比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实际需求旺盛,钢企订单饱满,另一方面是出于企业管理层对未来钢市的乐观预期。全球钢材需求明显改善,其中既有中国因素影响,也受到了欧洲、美国等传统钢铁消费大户经济止跌企稳、需求回暖的因素影响。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国际钢材市场开始步入景气发展阶段。
二、中国经济持续回升,货币政策微调影响被过度放大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虽然上半年信贷过猛增长引发“通胀”隐忧,但是目前中国仍然处于“通缩”阶段,政府基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目标,货币政策就此转向的可能性不大。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将是下阶段货币信贷政策的重点。所以货币政策的微调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现在市场反应有些过度。
三、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国内股市有望止跌回升
据笔者观察,期货市场上,螺纹钢8月份的走势基本和上证指数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是螺纹钢的走势比上证指数延后了一至两天。
9月1日至9月4日四个交易日,股市企稳反弹,将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大阴线完全吞没,对市场信心的修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股市急跌走势短时间已经告一段落。经济数据继续显示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企业盈利状况正在加速好转,同时管理层暖风频吹,未来A股市场有望继续对前期暴跌展开修复。
四、钢材内需依然强劲,供给压力逐步释放
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导向下,下游房地产、汽车、家电、工程机械、基建等行业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快速增长。7、8月份房地产行业虽有所降温但同比依然保持高增长,“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到来使得房地产业投资加速增长几无悬念。随着建设项目陆续进入施工高潮,房地产、基建等行业对钢材需求的拉动效应还会进一步体现出来。中国经济形势总体继续回暖使得汽车、家电的旺销局面得以延续,今年后几个月我国钢材消费仍有扩大的趋势。
此外,钢铁业产能过剩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其中涉及钢铁行业的内容主要包括,严格核发螺纹钢、线材、产品生产许可证;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等。这有利于改善钢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对于后期钢材价格的走势,笔者认为,目前这样的快速调整或许对后期市场的健康运行是件好事,价格急跌的同时也使得风险急剧释放。在国内经济持续回暖的大背景下,当前螺纹钢作出最后调整后有望出现止跌反弹。技术上看,短期内或许仍将维持弱势,但是重拾升势已经为时不远了。
短期不宜看多 方正期货研发中心 陈阁
虽然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但量价齐跌的局面以及库存的增加显示出钢材需求的低迷等诸多因素利空。笔者认为,钢价下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矫枉过正,经历了这一次涨跌行情后,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未来一段时间钢价可能展开振荡整理。
一、国际钢市回暖,但出口继续受阻
近期随着经济的好转,国际钢材需求出现了回升,生产也随即快速启动。然而,目前国际经济复苏仍较缓慢,钢市仍处于产能过剩的阴影之中,同时国际钢市的去库存仍在延续。对本来出口严重受阻的我国钢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基于此,笔者认为短期我国钢材出口仍难以改观,通过出口来平衡国内钢市资源供应严重过剩的矛盾显然有很大的困难,也是不现实的。未来国内市场仍然将以扩大内需、市场价格调节产能释放速度来解决供求矛盾。
二、双高有待时间消化
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好转迹象明显,固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按目前我国的下游需求的发展趋势预计,今年我国粗钢消费估计在5.3亿吨左右。而国内受惠于四万亿投资等政策的影响,钢铁产能迅速释放,6、7月份国内粗钢产量更是创出新高,加之出口严重受阻,国内粗钢供应量保持高位,估计年内在6亿吨以上的水平。而在4-7月份钢价持续上扬的行情中,能以流通企业的增加库存的形式来得以“消化”,但是在7月末到8月初钢厂大幅调高出厂价格,市场现货价飙升,现货库存获利空间较大,面临较强的套现压力,加之市场价格过快的暴涨基本透支了涨价的预期,贸易商普遍降价减少库存,从而把国内钢市供求矛盾暴露无遗。
三、限产难
虽然市场进入了“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但受高产能和高库存的影响,价格一时还难以走强。截至上周五,钢之家网站重点监测的国内14个主要城市线材库存总量为89.04万吨,较上一周增加0.24万吨;螺纹钢库存总量为294.87万吨,较上一周增加1.98万吨。由于地方政府与钢企两方面的利益的存在,限制产能在执行上有一定难度,地方政府很难割舍GDP提升、税收和地方就业等利益诱惑。
自2003年开始,我国有关部门便陆续出台措施,限制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尤其今年更加频繁。但根据往年的经验,产能往往“越限越多”,并没有真正减少过。一方面,目前尚没有出台可操作的法律法规等刚性限制措施;另一方面,建筑钢材的审批权在地方政府,只要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还在,严格审批就是个问号。因此短期来看,限产只是一纸空文,实际效果在短期不太可能产生效应。
四、铁矿石谈判或将“无疾而终”
随着8月下旬现货市场报价的持续走弱,进口铁矿石市场逐渐转为低迷,报价历经了近一个月的阴跌走势。近期进口铁矿石报价或暂时有所支撑,但是鉴于钢材现货的低迷走势,该支撑力度将非常脆弱,价格仍有下跌空间。而且日前力拓表示,现在没有与中国就铁矿石进行谈判,至于何时重启谈判也是未知数,力拓的这一表态,实际上已杜绝了任何让步的可能性。近期铁矿石价格逐渐走低,8月初,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升至年内高点110美元/吨,但随着国内钢价的直线下跌,铁矿石现货价格也紧跟着大幅滑落,至上周时已跌至80美元/吨。今年的铁矿石谈判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变得微乎其微,极有可能会“无疾而终”。
从日K线图上的各指标来看, 钢材期价MACD处于弱势,上行迹象还未出现,RSI指标即将步入超卖区域,价格已回落至布林带下轨附近,仍有下行动力。而从盘面走势来看,期钢价格未能企稳反弹,上方压力不容忽视,同时现货市场价格弱势不减,库存有所上升,难以对期价产生有效支撑。短期内,钢价在库存上升和消费淡季中仍将延续弱势调整,未来一个月钢价格仍有下滑的可能。操作方面,保持空头交易思路,短期不宜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