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一周内(11.2-11.6),国内主要区域建筑钢材价格继续震荡走高。
上周价格变化如下:上海区域钢材价格再度推高,单周上调70元/吨,截至11月6日报在3550元/吨;北京区域钢材价格冲高回落,截至11月6日报在3570元/吨,报价较上周五持平;广州区域钢材价格继续上行,单周上调40元/吨,截至11月6日报在3840元/吨。
截至11月6日,国内主要市场优质品二级螺纹钢25mm平均价位在3644元/吨,较上周五上调36元/吨;6.5mm高线平均价位在3589元/吨,较上周五上调33元/吨。总结来看,尽管产能压力依然庞大,但是全国钢价已经连续三周上涨,可见宏观数据的利好和下游需求的启动也为钢价提供了上行的动力。
来自各交易商家反馈的信息,沪上终端需求经过连续三周的强劲释放之后,本周又出现小幅回落势态。据现货交易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本周钢材现货日均交易量较上周减少11.16%,从需求结构来看,现货交易商之间的交易要略多于下游终端用户的采购。类似迹象表明,由于高产能、高库存的局面仍然没有明显改观,本轮钢价上涨具有负重前行、先天不足的特征,各方观望心理依然明显,因此需求反复、价格震荡也在所难免。
上周影响国内建筑钢材市场继续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钢厂出厂价格继续推高。上周我国共有30家螺纹钢和线材生产企业上调了出厂价格,上调幅度从20-100元/吨不等。可以看到,尽管市场价格震荡反复、上涨艰难,可是钢厂价格却是兀自推高、稳步前行。此种操作,不但进一步缩小了钢价的下行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市场的心理预期。
其二是国内原材料价格表现坚挺。截至11月6日,上海地区20MnSi钢坯价格为3330元/吨,较上周五上调30元/吨;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2390元/吨,较上周五持平;山西地区焦炭价格为1550元/吨,较上周五持平。数据显示,原料价格近期也一直保持稳中走高势态,与现货市场互相呼应、互为支撑。
其三是国内建筑钢材库存连续三周减仓。全国主要城市建筑钢材库存数据变化显示,目前国内建筑钢材总库存为529.634吨,较上周减少7.007万吨。库存连续三周下降,表明近期下游需求的强劲释放对缓解库存压力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同时,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10月下旬粗钢日均产量165万吨,中旬164.5万吨,加之上旬169万吨,折算下来月度日均产量约166万吨,较9月份有所回落,尽管产量数据减少并不明显,但至少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
分析师介绍,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将会影响未来行情走势,值得关注:
其一、钢材出口再度面临考验。中钢协报告显示,我国钢铁产品出口1月-9月同比下降高达68.26%,进口却同比上升36.92%,今年1-9月,我国进出口相抵后折合粗钢净进口137万吨。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介绍,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种种迹象表明 , 一边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一边是震荡走高的国内钢价与整体下行的国际钢价形成鲜明对比,此种局面之下,我国才建立不久的微弱出口价格优势重新消失殆尽,钢材出口再度面临严峻考验。
其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央行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净回笼123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四周净回笼资金。同时,10月份的最后一周,国有股份制银行票据的成交价格达到2.0%的水平,地方性银行承兑票据的成交价格约在2.2%左右,较上周上涨了约18个基点。相关迹象表明,为了实现一定的回笼力度以及“管理通胀预期”,未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将显著加大,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也将总体呈上升走势。
其三、期货市场影响。在通胀预期增强和商品轮涨迹象明显的背景之下,期货市场近期也多头气氛活跃,出现了螺纹钢远期期货价格远远高于现货市场价格的局面。由于目前期现联动日益紧密,期钢的盘整向上走势或也将对现货市场的人气恢复和信心提振起到一定作用。 |